哨声响起的那一刻,中国男排小伙子们攥紧的拳头终究没能砸开胜利之门。23比25,记分牌定格在刺眼的0比3,场边巴西队员已经开始击掌庆祝,而穿着红色队服的背影们正弯腰撑着膝盖喘粗气——这已经是他们在世界男排联赛第二周吞下的第三场败仗。看台上有个戴鸭舌帽的老球迷突然红了眼眶,他大概想起了三年前那个神奇的夜晚,当时这群小伙子可是把世界冠军巴西队打得满地找牙。
要说这事儿透着邪性,明明上周还创造了队史纪录,连续干翻塞尔维亚和荷兰两支欧洲劲旅,怎么转眼间就蔫得像霜打的茄子?主力主攻手张景胤的缺席就像被抽了主心骨,教练组对此讳莫如深的样子更让人心里犯嘀咕。对面巴西队可不管这些,人家刚把加拿大揍得找不着北,世界第七的排名可不是充话费送的。第一局打到22比24的关键分,中国队那个探头球明明已经骗过了拦网手,结果巴西自由人愣是鱼跃救球把球垫过网,直接落在三米线内——这运气背得喝凉水都塞牙缝。
第二局简直成了失误集锦,一传接得东倒西歪像在跳霹雳舞,16比25的比分看得人直嘬牙花子。转播镜头扫到替补席,助理教练正把战术板拍得啪啪响:"瞅瞅人家发球!跟下饺子似的往三号位砸!"要说巴西队确实鸡贼,专挑中国队前排副攻换位的空当发追胸球,这招在第三局23平的时候又故技重施,直接发球得分终结比赛。技术统计上18比9的失误对比格外扎眼,相当于白送对手两局球。
场边记者逮住主教练吴胜采访,老吴脸上褶子都比平时深了几分:"咱们第三局19比16领先那会儿,要是李咏臻那个快攻别踩线......"话没说完自己先摇头。这场景似曾相识,三天前打美国队2比1领先被翻盘,关键分手软的毛病就像中了邪。倒是巴西队那个满头小辫子的接应里尔,决胜时刻扣球专打边角,准得跟装了GPS似的。
积分榜上的数字开始变得烫手,原本盘算着从巴西身上抢12分的计划泡了汤。想起第一周赢球时更衣室里的欢呼声,现在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声。有个细节挺耐人寻味,巴西队上周刚被古巴掀翻过,说明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。2022年那场3比0的经典战役,中国队靠的是发球带动拦防的"七伤拳"战术,可今天连人家一传都没破出来。转播嘉宾一句话点破天机:"现在这支巴西队,接应位置换成安德森之后,防反速度快得跟高铁似的。"
技术环节的窟窿越捅越大,一传到位率还不到四成,比菜市场下午三点的蔫菠菜还软塌。自由人曲宗帅救球时膝盖在地板上蹭出的红印子触目惊心,可光靠玩命显然填不了技术坑。第三局20比19领先时那个探头球,要是张冠华手腕多压5公分......可惜排球场上没有后悔药卖。
更衣室里的战术分析会开成了批斗会,录像里反复播放着第三局那个争议球——巴西队员扣球疑似打标志杆,但裁判愣是没吹。老将江川把毛巾摔在地上:"这球要搁咱们主场!"话没说完被队长于垚辰瞪了回去。其实明眼人都清楚,真正要命的是自己那七八个离谱的扣球出界,活脱脱像在给对手送温暖。
隔壁巴西队更衣室飘来烤肉香味,他们主教练雷南正跟记者吹嘘新练的"双主攻接一传"体系。这话听着耳熟,三年前中国队爆冷那场,用的就是类似套路。如今风水轮流转,咱们的"秘密武器"张景胤连大名单都没进,替补出场的俞元泰虽然扣球力道十足,但线路变化少得可怜,被巴西队拦网手摸透后连吃三个脆拦。
随队记者小赵在媒体席上翻着技术统计直咂嘴:"您瞅瞅这拦网得分,4比11!人家巴西副攻卢卡斯光个人就拦死五个,咱们副攻跟电线杆子似的杵在那儿。"这话虽然损了点,但数据不会撒谎。更糟心的是,后面还有波兰、意大利这些硬骨头要啃,保级分数线眼瞅着水涨船高。
有个耐人寻味的镜头,赛后混采区巴西老将布鲁诺特意拍了拍于垚辰的肩膀。两年前那场惊天冷门,正是于垚辰的二次球绝杀让这位世界最佳二传颜面扫地。如今故人重逢,胜负却换了位置。场边广告牌上"永不言败"的标语在聚光灯下格外刺眼,而球员通道里,中国队小伙子们正把护膝卷成一团塞进背包,那动静听着像在赌气。
技术台后面的计分员正在核对数据,中国队这场扣球成功率勉强过四成,比巴西队差了十五个百分点。转播画面切到观众席,有个穿10号球衣的小球迷举着"张景胤快回来"的灯牌。解说员突然提起个冷知识:三年前那场爆冷,现在队里只有四个人参加过。这话听着像安慰,又像某种隐喻。
夜幕下的比赛馆依然灯火通明,清洁工正在擦拭地板上残留的汗渍。更衣室深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手机提示音,大概是家人发来的安慰消息。教练组围在平板电脑前复盘,画面定格在第二局那个离谱的接发球失误——球明明冲着自由人去,结果他和主攻撞了个满怀。主教练突然把触控笔往桌上一拍:"明天加练三百个一传!"声音大得连走廊上路过的巴西队员都吓了一跳。
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、客观性,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。
股市开户网上开户流程,股票配资持仓,配资宝app官方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