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新职伤”,是专门针对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劳动者出台的职业伤害保障。7月1日,人社部等九部门决定将其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河北、浙江、山东等10个省份以及多个规模较大的平台企业。如今,新试点工作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,新试点政策落地情况怎样?新就业形态人员的权益保护如何?来听第一财经广播崔琦的介绍。
2022年7月,“新职伤”试点启动。不同于传统工伤保险,国家多部门出手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的“新职伤”不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,也不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,而是由平台企业采取按单计费方式,按月订单量申报缴费,劳动者个人无需承担任何费用,全部保障成本由平台企业出资。
货车司机杨师傅,在货运平台上接单跑运输已经两年了,今年7月份在为客户搬货时不小心划伤了小腿,伤口缝合6针,医疗费用近1000元。得益于山东省纳入新试点范围,他的伤害被认定为职业伤害。
【大概有20多天,理赔金额到账,大概赔了有百分之九十几】
平台工作人员也表示,扩围之后,理赔效率也有了提升
【我们是从后台发起申请,然后总部直接盖章,这样呢司机就比较方便,省了纸质合同来回去邮递,司机能从平台APP上,直接去提交申请,也能补充资料,如果司机配合的话,我们当天可能就能够给他提交完整个资料流程】
外卖骑手金东东则获得了更全面的保障。不久前他在送餐途中撞伤了右臂,在新职商的保障下不仅获赔了医药费,还有相应的误工生活保障等费用。
【养了大半年,二次复查,然后就是打款,打了将近5万多块钱】
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6月,新职伤首批7个试点省份累计参保人数1234.57万人。这一数字在扩围后预计将大幅增长。人社部明确表示,计划到2027年将职业伤害风险较大、劳动管理强度较高的其他行业平台企业逐步纳入保障范围,从根本上兜住新就业形态人员的安全保障底线,实现参保人员平台企业双受益。
各地人社部门也因地制宜,加紧织密新就业形态人员的保障网。推出特色服务措施。南通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袁素军介绍
【目前我市新业态形式就业劳动者约有12.4万人,主要从事快递网约配送员、货车司机、网约车司机、网络主播等工作,整合全市457家社保业务,就近办银行网点资源,推出社保卡申领参保缴费,个人权益单打印等社保高频业务一站式办理。】
扩大“新职伤”试点是社会保障体系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。从试点破冰到扩围升级,“新职伤”在实践中凝聚共识,不断扩大受益面,不仅发挥兜底民生的作用,增强了劳动者抵御职业风险的能力,也有助于引导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,优化用工模式,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。
不过,为8400万平台劳动者织就一张“全覆盖”的职业安全保障网,任重道远;还需要多部门和平台企业协同发力,建立多元共担机制和闭环处理机制,依靠数智赋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,为劳动者权益保驾护航,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,没有后顾无忧。
随着试点经验不断积累和政策持续完善,"新职伤"保障制度有望成为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标志性创新,为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提供中国方案。
举报 相关阅读股市开户网上开户流程,股票配资持仓,配资宝app官方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